免疫反应
▼ 服务介绍
【实验原理】
免疫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应答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抗原可以是病原体、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是由免疫系统中的 B 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
在免疫反应实验中,可以通过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来判断机体是否曾经接触过特定的抗原,或者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常见的免疫反应实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等
【实验步骤】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步骤:
1. 包被:将特定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
2. 封闭:用无关蛋白质或缓冲液封闭固相载体上未结合抗原或抗体的位点,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3. 加样:加入待检测的样品(含抗原或抗体)或标准品,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4. 孵育: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让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
5.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以减少非特异性信号。
6. 加酶标抗体或抗原:加入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酶标抗体或抗原。
7. 孵育:再次孵育,使酶标抗体或抗原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8.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或抗原。
9. 加底物: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产物。
10. 测定吸光度:使用酶标仪测定有色产物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免疫荧光法步骤:
1. 样本制备:将待检测的组织或细胞样本进行固定、通透处理等。
2. 一抗孵育:加入特异性的一抗,与样本中的抗原结合。
3.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4. 二抗孵育: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
5.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6. 观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样本中荧光信号的分布,判断抗原的存在和位置。
免疫印迹法步骤:
1. 蛋白提取: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总蛋白。
2. 电泳:将蛋白样品进行 SDS-PAGE 电泳,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
3. 转膜:将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如硝酸纤维素膜或 PVDF 膜)上。
4. 封闭:用无关蛋白质或缓冲液封闭膜上未结合蛋白的位点。
5. 一抗孵育:加入特异性的一抗,与膜上的抗原结合。
6.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7. 二抗孵育:加入酶标或荧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
8. 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9. 检测:根据二抗的标记类型,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显色法或荧光检测法,检测膜上的信号,判断抗原的存在和分子量大小。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
1.
1. 非特异性结合:可能导致背景信号过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原因可能是抗体浓度过高、封闭不完全、洗涤不充分等。
2. 灵敏度低:可能检测不到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原因可能是抗体亲和力低、实验条件不合适、样品处理不当等。
3. 重复性差:不同实验之间结果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试剂质量不稳定、仪器误差等。
注意事项:
1. 试剂选择:选择质量可靠、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和其他试剂。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注意控制温度、时间、试剂用量等因素。
3. 样本处理:根据实验要求正确处理样本,避免样本污染、降解或变性。
4. 质量控制: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试剂的有效性和仪器的性能。
5. 安全防护:在进行免疫反应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病原体。使用后的试剂和样本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交付标准】
1. 实验报告
2. 真实实验结果
3. 原始图片
4. 实验原始数据
5. 剩余物料在周期内可返还(超过周期,不予返还)
康旭禾生物提供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实验、病理实验、流式检测实验及论文翻译、润色、投稿辅助等相关的各项服务。
联系方式:19379182007,19379182005,19379183390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小蓝VR产业基地D座2楼
客户支持